心宽体胖,6首人生哲理诗词,学会释怀与放下,瞬间停止精神内耗

时间:2025-04-05 03:43:03 转载源:热点一线网 作者:飞雪 点击:6195次

人生就像一条河流,流淌的速度越快,感受到的阻力就越大。学会放下,尝试看淡看宽,你会发现你与边身的万事万物都会和谐共处。我很喜欢电影《阿甘正传》里的一句话:“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。”心大了,大事就小了,心小了,小事就大了。事多了,时间就少了,事少了,时间就多了。时光匆匆,放下了焦虑烦恼,淡看生活波折,学会释怀如下,心才能如湖面般宁静,安然自在。东风夜放花千树。更吹落、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蛾儿雪柳黄金缕。笑语盈盈暗香去。众里寻他千百度。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——宋·辛弃疾《青玉案·元夕》这首词是辛弃疾罢官归居乡里期间所作。国势日衰的南宋被强敌压境,可统治者却沉湎于歌舞享乐,粉饰太平。在上元节的夜晚,满城灯火,出游的仕女们头上戴满了为元宵节特制的盛装艳服,她们说笑不停地纷纷走过,只有香气暗中飘散。诗人游离在人声鼎沸的闹市,壮志难酬,满心孤寂。灯火辉煌、车水马龙的元宵节,一片繁华热闹景象。他在人群中一直寻找一个人,找了很多次,似乎都没什么希望了。这时猛一回首,却在一个灯火冷清的地方看见了她!在笑语欢快中,这一切都不是辛弃疾着眼的重点,而只是一个陪衬。最后出现的才是主角,那就是“灯火阑珊”之地的一位孤独的自甘寂寞者。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,是为了衬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;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,是为了衬托她的寂寞孤独。梁启超曾经评论这首词说:“自怜幽独,伤心人别有怀抱。”这首词,置身于热闹环境之外的“那人”形象里,实有辛弃疾自身的影子在,就是他自己的化身。都说人生如梦,一生不过百年的光阴,在这有限的时间里,我们却常常感到迷茫和不安。心中有热情,却常常被现实所冷落;脑中有智慧,却往往被人群所淹没;渴望真爱,却总是与幸福擦肩而过……所有的期待和付出,都变成了遗憾和失落,留在了岁月的长河中。但生活就是这样,你越是想抓住它就越会感到无力,倒不如学会放手,随它去吧,不再沉溺于过去的阴影,不再忧虑未来的不确定性,学会看开一切,一身轻盈地前行。路遥说:“在这个世界上,不是所有合理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。”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和适应生活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。只有放下心中的执念和烦恼,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意义。茅檐低小,溪上青青草。醉里吴音相媚好,白发谁家翁媪?大儿锄豆溪东,中儿正织鸡笼。最喜小儿亡赖,溪头卧剥莲蓬。——宋·辛弃疾《清平乐·村居》辛弃疾始终坚持抗金,因此他未得任用,长期遭受打压。他不惧不悔,回到田园乡间,过起恬淡闲适的隐居生活。这首词,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,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,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,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。在青春的年华,我们怀抱梦想,毫不畏惧地向前冲,自以为可以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。岁月如梭,步入中年后,在这无休止的追求中,我们或许已站在了高峰,或满心苦涩,或身心疲惫,此时,我们都应学会如何“下山”。饱览了风雨洗礼后的壮丽景色,才深知平凡生活中的温馨与珍贵。那些因工作繁忙而疏忽的亲朋好友,无暇照顾的家人,都在期待你的归来。人生过半,重要的是从容面对,带着解脱,回归平淡。林语堂说:什么是幸福?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,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,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,四是跟孩子做游戏。故人具鸡黍,邀我至田家。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。开轩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。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。——唐·孟浩然《过故人庄》诗人退出官场,隐居鹿门山时,友人邀请他去田舍做客,看着美丽的田园风光,诗人心旷神怡,创作出这首诗。中国是礼仪之邦,向来热情好客,这个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,而是发自内心的。《瀛奎律髓》评此诗曰,“此诗句句自然,无刻划之迹。”生活累了困了,跟三几知己,觅一世外桃源之地,真让人心旷神怡啊没有职场,没有官场,没有逢场作戏,把酒临风,情不自禁地谈起农桑之事。一定是十分愉快的。赴一趟民间饭局,忘却了仕途的烦恼与都市的喧嚣,沉浸在诗情画意的美感和享受之中,真挚的友情所同化,这不就是自己心灵的归宿么?周作人说:我们看夕阳,看秋河,看花,听雨,闻香,喝不求解渴的酒,吃不求饱的点心,都是生活上必要的。——04——莫笑农家腊酒浑,丰年留客足鸡豚。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箫鼓追随春社近,衣冠简朴古风存。从今若许闲乘月,拄杖无时夜叩门。——宋·陆游《游山西村》陆游被罢官归故里后回到山阴闲居,心中抑郁不平。他虽貌似过得闲适,却仍心系国事,并未丧失信心,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。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,写山西村风光之美。江南景物的突出特点,是丘陵起伏,湖泊交错,青山连绵,绿水回转,乃至连乡间小路也曲曲弯弯,不知伸向何方。故此,诗人在行进中看到了山连山、水连水的情景,于是有些迷惑了,产生了前面无路之感。忽然,眼睛一亮,在那柳绿花红之处,又出现了一个幽静美丽的村落,怎能不令其惊喜异常呢!这一句几乎是家喻户晓,妇孺皆知的名句,富于哲理,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,形象地告诉人们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,逆境完全可以转化为顺境。当我们遇到“山重水复”的境况时切勿灰心,说不定“柳暗花明”的美景就在前头。这便是每个中年人的缩影,被生活折腾得面目全非,却不敢轻易崩溃。人生犹如一片海洋,持续起伏澎湃,才能冲破礁石险滩,融入百川,成为汪洋。海到尽头是奇观,人到尽头是蜕变。有欢笑就有泪水,有高潮就有低谷。当人生在面对前路迷茫的时候,不如学会放下,退后一步,或许就能发现新的路。李嘉诚说:人生自有其沉浮,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忍受生活中属于自己的一份悲伤,只有这样,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成功。——05——淮左名都,竹西佳处,解鞍少驻初程。过春风十里,尽荠麦青青。自胡马窥江去后,废池乔木,犹厌言兵。渐黄昏,清角吹寒,都在空城。杜郎俊赏,算而今重到须惊。纵豆蔻词工,青楼梦好,难赋深情。二十四桥仍在,波心荡、冷月无声。念桥边红药,年年知为谁生?——宋·姜夔《扬州慢》《扬州慢》词牌为姜夔首创。词人路过扬州,目睹曾经人来人往,风光无限的名都扬州城,战乱过后,已经是荒草丛生,残破不堪,再无胜景。词人百感交集,自度此曲,以抒发其感怀河山破败之伤。一如人生,眼前的辉煌灿烂,不经意间就变成了萧条荒凉。有权有势的人,或许因为一念之差而身败名裂;威风八面的人或许也会因为一次失误而众叛亲离;谁都有困顿无助的时候,世间的凡人,也皆有一份自己难以言说的苦痛。我们虽不能做到无欲无求,但我们可以在生活的磨砺中,学会淡泊名利。知足者不抱怨,自知者不狂妄。怀揣平常之心,尽心尽力地做好当下的每一件小事,遇山翻山,遇水涉水,环境能塑造一个人,但永远无法决定一个懂得平衡生活的人。曾国藩说:人生有可为之事,也有不可为之事。可为之事,当尽力为之,此谓尽性;不可为之事,当尽心从之,此谓知命。——06——人谁不顾老,老去有谁怜。身瘦带频减,发稀冠自偏。废书缘惜眼,多灸为随年。经事还谙事,阅人如阅川。细思皆幸矣,下此便翛然。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。——唐·刘禹锡《酬乐天咏老见示》刘禹锡和白居易晚年都患眼疾、足疾,看书、行动多有不便,可谓同病相怜。白居易写了一首《咏老赠梦得》,于是,刘禹锡便写了这首应答诗。人老了见多识广,理解也深刻透彻,看人如同看山河大川一样。一目了然,有很深的洞察力。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,头脑清晰,就像一位智者,看透了世事,但内心清明。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,一旦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舒畅。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就是傍晚。日落的余晖一样可以映红满天。老年人,自有老年人值得自豪的地方,不要过多地忧虑衰老,正确对待才会然自乐。他宽慰自己,同时也劝勉好友。最后的睛之笔,意境优美、气势豪放的比喻烘托了一种积极进取、乐观豁达诗的最后两句是点的人生态度,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人都会逝去,但我想优雅地逝去。逝去如琴音,轻抚而满室生辉;逝去如诗篇,浅唱而亦清亦婉;逝去似花落,徐徐而枝头留香。若能如此逝,逝去又何妨?三毛说: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,待明白过来时,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。每一个学会宽恕,释怀的人,都是命运垂青之人。物极必反,事过境迁。人生没有永远不变的定律。那些活得快乐的人,不是遗忘了,而是放下了;不是妥协了,而是超脱了;不是盲目了,而是明白了。时光匆匆,明白过去的已无法改变,珍惜未来的尚可期许。留给我们浪费的时间,真的已经不多。在剩下的岁月里,不再纠葛,不再沉沦,不再回望,和过去说一声再见,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相关内容
精彩推荐
热门点击
友情链接